
“我们植物园现在有260多种植物,它们的根系都非常发达,能在恶劣的沙漠中生存。”10月22日,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沙漠植物园,常青指着园中的植物,如数家珍。
常青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,虽然已经退休,但时常回到这里,看看这片曾经付出心血的土地。“这就像我的家汇盈配资,植物就像我的孩子。”常青说。
这座植物园面积300多亩,是全球首个建在大型流动性沙漠之中的植物园,也是自然环境最为严酷的植物园。
1995年,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线通车汇盈配资,这也是我国第一条沙漠公路。2年后,80%以上的固沙草方格基本失去防沙作用,生物防沙刻不容缓。为找出适宜在沙漠生存的植物,塔里木油田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开展了一场“选拔”。红柳、梭梭、沙拐枣脱颖而出。
2003年8月,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,全长436公里。2年后,2000多万株苗木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竖起了70多米宽的“生态屏障”,成活率超80%。
“沙漠植物园就是为建设沙漠公路防护林而设立的。”常青说,这里的植物都是她和团队从全国各地筛选带来的。沙冬青、河西菊、小叶白蜡、紫花醉鱼木、黄花补血草……这些由常青精心筛选培育的荒漠植物,在植物园经过5到7年驯化,性状稳定后,常青就把它们移栽到塔中油田的绿化园区。经过筛选和驯化的植物,都可以直接用沙漠里的咸水灌溉,再也不用到几百公里外拉淡水浇灌了。
如今的塔中沙漠植物园内汇盈配资,壮美的欧洲园林、曲径通幽的中式园林风格在沙漠中汇聚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铎思)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